2018年美赛C题群,美赛MCM和ICM有何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参赛?

2025-05-03 11:45:04 体育资讯 hunve

美赛的奖项有哪些?

O奖:*荣誉,代表参赛队伍在竞赛中表现出色,模型创新且解决问题能力强。F奖:特等奖提名,仅次于O奖,参赛队伍在竞赛中也有卓越表现。M奖:一等奖,参赛队伍在竞赛中展现出较强的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H奖:二等奖,参赛队伍在竞赛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模型和解法有一定创新性。

美赛MCM和ICM有何区别,分别适合什么样的人群参赛?

1、MCM对数学、计算机要求高,ICM对逻辑、写作要求高。选择题目时,时间管理极为关键,选题时间过长会减少建模和写论文的时间。获奖主要取决于实力与运气,充分准备可提高胜算。MCM与ICM各有特色,选择适合的竞赛能增加获奖机会。

2、MCM:偏自然、理工类学科,对数学、计算机要求高。ICM:偏社科、人文类学科,对逻辑、写作要求高。获奖比例:MCM:获奖比例相对较低,例如Outstanding奖的比例约为0.18%。ICM:获奖比例相对较高,例如Outstanding奖的比例约为0.28%,且Meritorious奖和Honorable Mention奖的比例也高于MCM。

3、总而言之,MCM是一项面向大学生的数学建模竞赛,ICM是一个跨学科的面向高中生的建模竞赛。两者在参赛对象、题目类型、时间限制和奖项设置等方面存在差异。

4、简单来说,MCM/ICM竞赛主要面向中国队伍,美国队伍主要参加MCM,而ICM的评奖比例更高。两个竞赛每年的取奖比例并非固定数值,会根据当年论文质量进行调整。除了不同之处,两个比赛还有相同之处:竞赛组织者都是COMAP,竞赛时间相同,报名系统、报名费、交卷方式相同。

5、ICM竞赛则更侧重于交叉学科的应用,问题往往涉及环境科学、能源、交通等领域。参考数据的提供有助于参赛者更快地进入问题的核心,进行有效的模型构建。此外,ICM还鼓励参赛者在模型构建中考虑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因素,以提供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美赛题目类型有哪些?

美赛赛题主要分为六大类:连续型、离散型、大数据分析、运筹学/图与网络、环境可持续性和政策。优化类问题最为常见,涉及规划模型、排队论等,需要明确目标、决策变量和约束条件。从2006年至今,每年的美赛中都有优化类题目,如公交线路优化、小微企业信贷决策等。

题目类型与特点:MCM:包含三道题目,其中A题为连续型题目,B题为离散型题目,C题涉及大量表格数据处理。题目具体、表述简洁,要求明确。ICM:同样包含三道题目,题目会提供一些参考数据。D题涉及运筹学和网络科学等,E题聚焦环境问题,F题关注政策议题。

B题:离散型,侧重算法与数据结构,如2019年无人机救援,涉及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 C题:数据分析,涵盖统计学和量化分析,如2022年Wordle结果预测,需要数据挖掘和编程能力。 D/E/F题:运筹学、环境科学和政策研究,跨学科综合,如2023年马赛马拉岛优化,涉及生态学、经济学等。

对于如何评价2024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美赛)的D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赛题类型分为MCM(Mathematical Contest In Modeling)和ICM(Interdisciplinary Contest In Modeling)。D题属于ICM,涵盖运筹学、网络科学、环境科学和政策等四个方向。

美赛中大学生组可以选C题与D题吗?

当然可以参加C题与D题,它们分别属于ICM(交叉建模)部分。C题通常是复杂网络相关的题目,这类题目的模型往往比较复杂,但获奖的机会相对较高。而D题则相对较少有人提及,似乎需要提交一段视频作为解题的一部分,具体情况还需进一步了解。

当然可以,属于MCM(数学建模)的是A和B题,属于ICM(交叉建模)的是C和D题,一般来讲,A题和B题中,一题为连续型的题目,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包括一些公式的推导什么的。另外一题为离散型的,两种题都需要很发散型的思维。通过一个方面进行切入进行解题就行。

题目中关于C题的数据量大,要求参赛队熟悉数据处理,模型、方法可能集中在统计、模式识别等。D题如果为网络科学问题,有特定的模型、算法、软件,选择时可关注。E题环境科学涉及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等,范围广泛,模型、方法不明显。

题型不同。ABC题是MCM,DEF是ICM,选不同的题参加不同的竞赛。组委会不同。两者组委会几乎没有重叠。题目风格不同。差异比较大,参见上述问题的链接。中国参赛队占比不同。ICM中中国队相对更多一些,虽然MCM的中国队也很多。获奖比例不同。除了O和F不好比,ICM的M和H比例更高一些。

美赛奖项等级

1、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奖项等级如下:O奖:*荣誉,代表参赛队伍在竞赛中表现出色,模型创新且解决问题能力强。F奖:特等奖提名,仅次于O奖,参赛队伍在竞赛中也有卓越表现。M奖:一等奖,参赛队伍在竞赛中展现出较强的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

2、奖项等级 特等奖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奖 详细解释 特等奖:这是美赛的*奖项,代表参赛作品在创新性、实用性、技术难度等方面表现出卓越的水平,是竞赛中的*荣誉。获得特等奖的作品通常具有极高的水准,受到了广泛的认可。

3、美赛奖项等级分为以下四个等级:特等奖:美赛中的*荣誉。授予在各个领域表现卓越、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项目通常具有高度的原创性和实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等奖:美赛中的次高荣誉。授予在各个领域表现出色的项目。

4、美赛奖项等级从高到低依次为:Outstanding Winner:这是美赛中的*荣誉,获奖比例极低,获奖队伍必须展现出卓越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思维。Finalist:此奖项代表高水平的数学建模能力,获奖队伍的数学模型需具有创新性且能够解决复杂问题。

5、美赛获奖等级的含金量如何?整体而言,S奖和H奖的含金量不高,因为获奖比例极高,与奖项等级不匹配。S奖,即成功参赛奖,直译为“成功参赛奖”,在中国翻译为三等奖。几乎每支参赛队伍都能拿到S奖,因为提交不跑题的论文就可以获得,而成功拿到S奖的比例高达64%-69%。

6、美赛奖项等级比例大致为:特等奖0.5%,特等奖候选提名1%,一等奖13%,二等奖30%,成功参与奖55%,不成功参与则没有奖项。具体来说:特等奖:这是美赛的*荣誉,获奖比例极低,通常只有总选手人数的0.5%。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