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知乎全文(北京奥运会知乎)

2023-01-08 3:21:11 体育信息 hunve

奥运*的故事

2012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拉开帷幕。奥运赛场上,产生了一枚又一枚*,一个又一个奥运*。每一个*站在领奖台上,都引发人们无数的艳羡和感慨。然而鲜花和光环的背后,不仅仅是他们的汗水和泪水,更有一个个默默无闻坚定支持他们的父亲母亲。

当别的孩子依偎在父母身边撒娇时,他们的父母却要忍着长年无法见面的想念之苦;当他们的父母忍受病痛折磨时,却仍要瞒着孩子,不愿他们为自己担心;而当他们身处非议与指责的风口浪尖时,仍是父母坚定地站在他们身后,为他们疗伤,成为他们安歇的港湾。

这就是奥运英雄的父母,他们比一般的父母付出更多,舍弃更多,*希望得到的,就是孩子能够健康、开心地生活。本期,我们特别搜集和整理了多位奥运英雄和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我们看看,到底是怎样的付出与割舍,才成就了一个个*的运动员…… “他努力了,如果有一天他不再*,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起跑—跨越—摔倒,伦敦碗110米栏比赛现场突然发生的一切,让刘学根夫妇有些措手不及。

“翔翔……”妻子吉粉花情不自禁唤出儿子刘翔的小名,随即,眼泪汹涌而出。而刘学根指间的香烟掉在了地上……这一天是2012年8月7日,上午10点45分,身在伦敦的刘学根夫妇正在观看儿子的比赛,但儿子却又出“状况”了。

4年前,同样是在110米栏的比赛现场,儿子因伤退赛。后面的故事,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错愕、同情、口水、质疑和谩骂久久未能平息。儿子退赛后的第12小时,刘学根见到了他,他正趴在一张平板椅上做治疗,表情痛苦。刘学根走上去,拍拍他的后背,儿子回头看了父亲一眼,又把头深埋下去,仿佛在抽泣。没有交流,但刘学根知道,这将是他们一家人难眠的夜晚。

如今,4年过去了,刘翔竟然摔倒在比赛现场。想想上次儿子埋头哭泣的情景,刘学根突然有些害怕去面对。可这么多年,儿子其实已经很努力了,刘学根觉得,于心来说,该是无愧的。

北京奥运会退赛后,有一段时间,刘翔曾对自己的运动生涯有过重新的思考,他与刘学根进行过一次长谈:“爸,我不想练了,退役算了。”少顷,他又开始分析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利弊。看在眼里的刘学根明白儿子承受的压力和他心里的苦闷,这让做父亲的他心里沉甸甸的。

最终,刘翔还是选择了“一条压力更大的路,他没有回头”,从来不愿挨刀的他给教练孙海平打了个电话:“师傅,我想彻底治好这个伤,我决定手术。”那一刻,刘学根看到了儿子眼神中的坚定,同时又有些心酸:“我只是个平凡的父亲,想给孩子*的呵护,让他不受伤害。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却做不到。”经过伤后107天漫长等待,刘翔前往休斯敦进行手术。

“小家伙特别开心,他知道自己会完全康复,所以他刚才还抱拳谢谢所有人。”刘学根和所有前往送行的人一样,期待手术能够让儿子的伤病彻底治愈,也能够去除他心里的阴影。母亲吉粉花怕是*兴的人,“我盼望这天已经很久了。终于可以天天和儿子在一起了……”号称和儿子穿的是母子装的吉粉花,将赴美全程陪同儿子。手术时间定得匆忙,决定让吉粉花陪同前往是一周前才决定的,“为了陪儿子,再大困难、再多的事情我都能扔下。”吉粉花的箱子里有不少东西是为儿子准备的,八角、桂皮、各种煲汤的中药材以及瓶瓶罐罐的调料……为了当好“大厨”,吉粉花很是下了一番苦心。她心疼儿子,更珍惜这朝夕相处的日子。吉粉花疼爱儿子,当年,就是因为心疼,她不赞同儿子练体育。“翔翔的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我觉得今后考个*大学没什么问题。”作为传统的上海女子,平平安安地同家人过一生,曾是吉粉花*的幸福。

最初,高难度和高运动量的训练让小刘翔经常练到吐,晚上躺在床上,膝盖内侧被栏架磕破的伤口总会隐隐作痛。一次比赛中的意外扭伤,令吉粉花下定决心让儿子做回“正常人”。不久后,刘翔背着书包,离开了训练基地。但教练孙海平不忍心看到刘翔这样一名大有前途的运动员,半途而废。

“那天雨很大,我领着翔翔到孙海平教练给联系的华山医院去看膝伤。刚一下车,就看到孙教练打着伞在车站接我们,他还忙着帮我们办复查手续……”就这样,孙海平用他的真心唤回了一颗明日之星。

就像当年父母给刘翔取名的寓意,刘翔真的“展翅高飞”了,2002年,他在釜山亚运会中拿到*。那时,刘翔和父母还住在上海真北路的弄堂里,老邻居们张罗着在居委会摆了两桌庆功酒。每家出一个菜,懂电工的还在门口拉上两盏小灯,二三十个人在一块儿喝着老酒、吃着小菜、谈论着刘翔。“现在,要见到刘翔,难啊!从小看着他长大,那时候我们就觉得他是个懂事又有出息的孩子,老刘真是好福气。”那场面,仍令刘学根和吉粉花难以忘怀。

老刘的确是“好福气”,刘翔之后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不俗的成绩。可外人看到的都是刘翔给刘学根夫妇带来的荣耀,谁又能真正体会到,夫妇俩这些年对儿子的牵肠挂肚,还有那种荣誉里夹杂着的担忧与心疼。

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质疑、讽刺、辱骂的口水曾让退赛的刘翔一度身处漩涡之中,刘学根夫妇跟着儿子,一起承受了太多。 “现在刘翔是国家的儿子,等奥运会后才能还给我。如果有一天刘翔不再*,希望大家可以原谅他。”吉粉花面对媒体曾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心疼又心酸。

4年过去了,脚伤时好时坏的刘翔“能否最终走到理想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这是教练孙海平的忐忑,也是刘学根夫妇的忐忑,但他们却发现,相比周围的人,儿子的决心越发坚定起来。

2009年9月20日,刘翔在上海黄金大奖赛上以13秒15的成绩夺得亚军,宣告自己的归来;2010年初的多哈室内世锦赛,脚伤的反复让刘翔和师傅始终处于无奈的状态,但他还是告诉所有人自己夺冠的决心没有丢;室内赛战绩不佳的刘翔在上海钻石联赛同样没有出色的表现,13秒40的成绩第一次不敌队友史冬鹏。然而,在随后的广州亚运会上,当人们以为刘翔雄风不再时,他又以13秒09夺冠。为了能够回到*,很多人难以想象刘翔的付出。他在2011年室内赛季结束后,又选择了更改起跑方式,从八步改为七步上栏。“这是一次***,但是刘翔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丝机会。”

在刘翔摔倒在伦敦奥运赛场之后,吉粉花做客国内某网站访谈时,说:“他已经努力了,希望大家都要原谅他。”这是一个母亲的偏袒吗?不,它应该是藏在一个母亲内心最深处的“心里话”,她要的不是*,而是一个健康快乐的.儿子。

8年,坚守善意的谎言

“人生的路线图完全取决于自己内心的选择,什么样的路线都要靠自己去走完!”吴敏霞在微博个人介绍中写下这样一行文字,为梦想她坚持了又一个4年。但她怎么会知道,为了她的梦想,父母竟将“善意的谎言”坚持了8年。用父亲吴珏明的话说: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方式,毕竟,孩子也不容易。

从2004年参加雅典奥运会开始,吴敏霞已经连续3次入选奥运跳水队阵容,这是这个家庭最引以为豪的事情。但吴珏明夫妇一想到女儿一个人扛着那么多事情,心里总会不自觉地疼。“妹妹懂事,电话里总是只讲好的,有时明明碰到困难,也会告诉我们一切都好。世上哪个做父母的不担心孩子?但她既然不说,我们也不问,只是嘱咐几句,尤其要她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妹妹”是全家人对吴敏霞的昵称。

父母都非常爱这个懂事的孩子。这些年,虽然吴敏霞回家的日子屈指可数,可父母还是把家中*一间朝南的卧房留给了她。舒服的公主床、宽敞的大衣柜,还有飘窗外一览无余的好风景,每天都在苦等主人回家。卧室里,除了一张放大的肖像照片,其余的装饰品就是吴敏霞亲手绣制的十字绣。床头正中央,一个绣有“感恩母亲”的抱枕是吴敏霞送给妈妈的礼物。每次看到这些十字绣,妈妈就像看到了她。

在朝南的书房里,吴珏明专门请人订做了一排展示柜。隔着玻璃,满满的奖牌和奖杯承载着吴敏霞跳水生涯的荣光,每一件都是一段故事。女儿不常回来,吴珏明就时常到荣誉柜前看一看,那里记载着女儿这些年走过的路。为了能让吴敏霞全身心地进行训练和比赛,吴珏明夫妇很少跟女儿说家里的事,女儿已经那么懂事,他们又怎么忍心再给她添负担。

有一次,吴珏明因为身体不适住进了医院,夫妻俩商量好要对女儿“封锁”消息。可吴敏霞几次打电话回家都是妈妈接电话,而爸爸不是“加班”就是“工作应酬”,吴敏霞最终拨通爸爸的手机。躺在病床上的吴钰明强打精神,说自己“正在外面忙”,听父亲在电话那端平安无事,吴敏霞这才安了心。

这样的“虚惊”不止一次。吴敏霞的外公外婆去世的时候,吴珏明也没有告诉女儿,“可孩子好像有预感一样,打来电话问我们老人好不好,我们只能硬着头皮说‘好好好、一切都没有问题’。”不仅如此,就连8年前自己患了乳腺肿瘤,一直都在化疗的事实,母亲朱金妹也没有告诉吴敏霞,只是说自己得了乳腺增生。

当真相变成一种伤害的时候,我们便没有第二种选择。吴珏明夫妇也是如此,他们只能一次又一次选择“谎言”。这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但吴珏明夫妇坚持了8年。吴珏明说,这些年家里人都养成了24小时开机的习惯,无论任何时候,他们都会把手机带在身边,生怕漏掉了吴敏霞的电话。“其实妹妹电话打得不算太多,她训练忙,也怕说多了我们会担心,这些我们都明白。但只要联系,我们都开心。”

伦敦奥运会之前,吴敏霞胯骨关节的伤势有反复的迹象,每天都要接受针灸治疗,她打电话的频率更少了。吴珏明知道,女儿是怕他们担心。那段日子,吴珏明总觉得心里有什么事情放不下,对他而言,和*相比,女儿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

2012年5月的一个下午,吴敏霞意外地回了趟家,是为了参加一次会议。吴珏明只记得,女儿回家倒头就睡。几个小时后,又收拾好行李出发了。一直到送女儿出门,夫妇俩什么也没有问,嘴边有好多话都被硬生生咽了回去,他们怕问多了给女儿添负担。女儿走后,吴珏明打开电脑在女儿的微博上找寻蛛丝马迹,尽管知道找到的希望不大,但他还是想去看看,就图一个心安。 7月24日抵达伦敦后,吴珏明夫妇被赞助商带着看了不少景点,但一路上,却有些心不在焉,他们心里一直想着女儿。有几次,走到某个景点的时候,吴珏明就想:如果女儿在身边该多好。但随即他就笑起了自己,这么多年,他们早已经明白,女儿并不完全属于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种事情,我不去想更不敢想”。伦敦时间8月6日,吴敏霞在女子三米跳板决赛中发挥出色,以414分的成绩摘得奥运*奖牌。与此同时,她也得知了父母8年来所坚守的“善意谎言”。

“谎言”背后的无奈大概只有吴珏明夫妇自己懂,但他们始终相信:这是让孩子放心的*方式。

分离,让思念和等待成为主题

分离,要么让人依依不舍,要么让思念更加浓重。对于这些长年封闭训练的运动员来说,与家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事,并且一分就很久……这是60多岁的李相民第一次出国,他要去见两年未曾谋面的女儿。他拾掇好割下不久的麦子,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一个乡村出发,目的地是伦敦。他的第五个女儿李雪英*代表中国,参加举重女子58公斤级的比赛。李相民的四女儿李雪久也曾是举重世界*,后来因为伤病,没能参加奥运会。

“姐妹俩都一样,比赛之前从来不给家里打电话,怕家里担心。她们感情好,有什么事,雪英都会跟姐姐说。” 2012年的全国锦标赛上,李雪英以超世锦赛*13公斤的优异成绩夺冠,并拿到了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姐姐未能实现的梦想,在李雪英身上变成了现实,这大概就叫梦想的延续吧,这让一家人都感到欣慰。李相民已经有1年多没有见到小女儿了,只在一个月前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里,女儿告诉他:“没什么事你们就别给我打了,我有事或者想你们了,就会给你们打电话。”平时,李雪英几乎一直关机。李相民不敢给女儿打,怕影响她的训练。

李雪英知道,“父母其实也挺想给我打电话的,却一直没打,能够忍到这个份儿上,我也只有靠出好成绩来回报他们了。”7月31日,李雪英破奥运纪录,以总成绩246公斤在58公斤级女举项目上勇争桂冠,摘中国第8金!

赛后,李相民接受采访时,一谈到女儿便热泪盈眶。“我们家雪英已经快两年没有回过家了,却一直往家里寄钱。”当被问及最想跟女儿说什么时,李相民声音哽咽着说:“闺女,赶紧回家吧,爸爸不需要你寄钱,就希望能见到你。”也许只有老人自己知道,思念在心里潜藏了多久?伦敦当地时间7月31日晚,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林清峰为中国再拿下一块*。

今年23岁的林清峰出生在厦门一个清贫之家,父亲林志仁是搬运工,母亲叶雀则做钟点工。林清峰每次试举之前,母亲叶雀就会默默地站起来,走到客厅旁小屋的神龛前“拜拜”(闽南语,拜神),为儿子祈福。

林清峰夺冠后,几个月来都吃不好睡不好的叶雀兴奋不已,她在家里等着儿子,希望儿子能早点回来,为他做顿好吃的。因为每次看到儿子为了保持体重吃得很少,连“喝水都只敢用舌尖轻触”,她就特别心痛。

而林志仁除了要杀鸡宰鸭好好庆祝一番之外,还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全家人补照一张“全家福”。林清峰练习举重这10年来,和家人聚少离多;最长一次有6年半没有见面,以至于在第十届“全运会”比赛时,林志仁竟然没有认出上场的是自己的儿子。照一张全家福本是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成了林志仁的心愿,不难想象,这心愿里装着多少林志仁对儿子的想念。

这些*们与家人的故事,带给我们很多感动。*的运动员生涯会结束,但亲情故事却永远不会终止,因为在父母眼中,他们不仅仅是*,更是自己最亲*的孩子。

奥运*知乎全文(北京奥运会知乎) 第1张

中国历届奥运的*

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

*:15枚

许海峰 射 击 男子自选手枪慢射个人,566环

周继红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435.51分

李 宁 体 操 男子自由体操,19.925分

男子鞍马,19.950分

男子吊环,19.850分

楼 云 体 操 男子跳马,19.950分

马燕红 体 操 女子高低杠,19.95分

李玉伟 射 击 男子50米移动靶标准速,587环

吴小旋 射 击 女子小口径标准步枪,581环

曾国强 举 重 男子52公斤级,总成绩235公斤

吴数德 举 重 男子56公斤级,总成绩267.5公斤

陈伟强 举 重 男子60公斤级,总成绩285公斤

姚景远 举 重 男子67.5公斤级,总成绩320公斤

栾菊杰 击 剑 女子花剑个人

女子排球(张蓉芳、郎平、朱玲、杨锡兰、周晓兰、梁艳、姜英、侯玉珠、苏惠娟、李延军、杨晓君、郑美珠)

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

*:5枚

许艳梅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445.20分

高 敏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

楼 云 体 操 男子跳马

陈龙灿/韦晴光 乒乓球 男子双打

陈 静 乒乓球 女子单打

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

*:16枚

陈跃玲 田 径 女子10公里竞走,44'32"

庄 泳 游 泳 女子100米自由泳,54"64

钱 红 游 泳 女子100米蝶泳,58"62

林 莉 游 泳 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2'11"65

杨文意 游 泳 女子50米自由泳,24"79

伏明霞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461.43分

高 敏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572.400分

孙淑伟 跳 水 男子10米跳台,667.31分

陆 莉 体 操 女子高低杠,10分

李小双 体 操 男子自由体操,9.925分

王义夫 射 击 男子气手枪,684.8环

张 山 射 击 双向飞碟,223靶

庄晓岩 柔 道 女子72公斤级

邓亚萍/乔 红 乒乓球 女子双打

吕 林/王 涛 乒乓球 男子双打

邓亚萍 乒乓球 女子单打

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

*:16枚

王军霞 田 径 女子5000米,14'59"88

乐靖宜 游 泳 女子100米自由泳,54"50

伏明霞 跳 水 女子10米跳台,521.58分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547.68分

熊 倪 跳 水 男子3米跳板,701.46分

唐灵生 举 重 男子59公斤级,总成绩307.5公斤

占旭刚 举 重 男子70公斤级,总成绩357.5公斤

李小双 体 操 男子个人全能,58.423分

李对红 射 击 女子25米运动手枪,687.9环

杨 凌 射 击 男子10米移动靶,685.8环

邓亚萍 乒乓球 女子单打

邓亚萍/乔 红 乒乓球 女子双打

孔令辉/刘国梁 乒乓球 男子双打

刘国梁 乒乓球 男子单打

葛 菲/顾 俊 羽毛球 女子双打

孙福明 柔 道 女子72公斤以上级

2000年第27届悉尼奥运会

*:28枚

陶璐娜 射 击 女子10米气手枪

蔡亚林 射 击 男子10米气步枪

男子团体体操 (李小鹏、郑李辉、黄旭、杨威、邢傲伟、肖俊峰)

杨 霞 举 重 女子53公斤级

陈晓敏 举 重 女子63公斤级

林伟宁 举 重 女子69公斤级

张 军/高 凌 羽毛球 混合双打

唐 琳 柔 道 女子78公斤级

杨 凌 射 击 男子10米移动靶

丁美媛 举 重 女子75公斤以上级

占旭刚 举 重 男子77公斤级

袁 华 柔 道 女子78公斤以上级

王 楠/李 菊 乒乓球 女子双打

龚智超 羽毛球 女子单打

葛 菲/顾 俊 羽毛球 女子双打

吉新鹏 羽毛球 男子单打

王励勤/阎 森 乒乓球 男子双打

王 楠 乒乓球 女子单打

刘 璇 体 操 女子平衡木

李小鹏 体 操 男子双杠

孔令辉 乒乓球 男子单打

熊 倪 跳 水 男子3米板

李 娜/桑 雪 跳 水 女子跳台双人

王丽萍 田 径 女子20公里竞走

熊 倪/肖海亮 跳 水 男子跳板双人

伏明霞 跳 水 女子3米跳板

陈 中 跆拳道 女子67公斤以上级

田 亮 跳 水 男子10米跳台

2004年悉尼奥运会

杜丽 射击 女子10米气步枪

王义夫 射击 男子10米气手枪

吴敏霞、郭晶晶 跳水 女子双人3米板

田亮、杨景辉 跳水 男子双人10米台

冼冬妹 柔道

hahaaaha ......................

中国奥运*的故事

邓琳琳:自己不算“黑马” 被选拔出来就是有实力

8月13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国家体育馆举行的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以188.900分的成绩夺得*。这是中国体操女队*夺得奥运会团体*,成为奥运会设立女子团体*80年来,第八支夺得奥运会团体*的队伍。加上中国男队已于12日夺得北京奥运会体操男团*,这样中国队就成为第四支在同一届奥运会上同时夺取体操男、女团体*的队伍。

在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邓琳琳表现十分*,为中国体操女队的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13日下午,这个来自安徽的小姑娘做客访谈间,与网友们一起畅谈夺冠的历程和生活中的点滴

文武全才举重*张湘祥:为举重曾经差点失去生命

2008年8月11日,来自福建的中国选手张湘祥在北京奥运会举重男子62公斤级决赛中以319公斤的总成绩获得*。获胜后的张湘祥激动地俯身亲吻了他热爱着的杠铃。

张湘祥是我国举重史上曾经最年轻的奖牌得主,不但人长得帅,而且学历也不低,拥有着硕士学位。8月13日,张湘祥做客访谈间,和网友们一起叙说*背后的精彩故事

出生在体操之乡的举重*廖辉:教练两巴掌抽醒了我

8月12日,中国选手廖辉在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决赛中以348公斤的总成绩获得*。领奖台上,这位来自解放军队的的小将向全场观众庄重地敬了3个军礼,把一个军人*的致敬送给为他欢呼雀跃的观众们。

湖北仙桃,一个出名将的地方,中国体操男团很夺队员都来自这个体操之乡。作为生在长体操之乡的廖辉,从小的愿望就是想当体操运动员,但却阴差阳错地练起了举重。8月13日晚,廖辉做客访谈节目,和网友一起回忆夺冠的历程和*背后的故事

三次退役三次复出的举重*陈艳青:感谢两瓶酸奶

8月11日,北京奥运会举重女子58公斤级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打响,中国运动员陈艳青在比赛中以244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并以138公斤的挺举成绩和总成绩打破了两项奥运会纪录。同时,陈艳青也是奥运会举重历史上*蝉联*的女选手。

8月13日晚,这个来自苏州的俊秀女孩——陈艳青,和她的教练曹新明一起进入访谈间,畅谈陈艳青充满曲折的卫冕之路和背后的精彩故事

龙清泉:进国家队才三个月 自己没有想过要拿*

北京时间8月10日19:30,举重男子56公斤级决赛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馆举行。有一个未满18岁的中国小将表现神勇,以总成绩292公斤夺取了北京奥运会的*,并打破抓举、以及总成绩两项世界青年纪录。他就是来自湖南湘西龙山县的龙清泉。

8月11日晚,这个年轻的奥运会*做客访谈间,和网友们一起再忆夺冠时的情景,并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以及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北京奥运会中国首金陈燮霞:教练让我"牛气到底"

抓举95公斤,挺举117公斤,总共212公斤!2008年8月9日上午,25岁的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稳稳地“举起”了中国代表团的北京奥运会首金,这个成绩同时还改写了奥运会女子48公斤级的赛会纪录。

赛后,陈燮霞及教练马文辉在访谈节目中,讲述了比赛当中的诸多细节及比赛背后的众多精彩故事。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