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朱建忠对教练技术、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神经语言学学科都有深入研究。他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指导孩子的亲身实践,创建的《教练型父母》培训课程,令许多家庭和孩子受益。书中一个个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教练的小案例,会让读书的人茅塞顿开。]
[教练是关注未来的可能性,而不是过去的错误。教练的本质,是将孩子的潜能激发出来,帮助他们达到最佳状态。]
和大家分享书中的三个内容。无条件的爱才能够欣赏到孩子的优点;有效沟通才能顺势指导;让“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01 无条件的爱才能欣赏到孩子的优点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过得更好,因而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怕他们输给同伴和同学,用各种层出不穷的奖励方法,激励他们考第一,最后却收获不大。附加条件的爱,我以为的爱,百分百对他的将来负责行为,孩子感受不到,因为那不是真爱。
是父母用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的对孩子的爱。即使付出再多也是无用的,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才能收到你的爱。这一步,说难也不难,陪伴是走进孩子内心最好的方法。
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无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多么疼她,也无法替代父母的'陪伴,锦衣玉食的生活,永远无法替代安全的、健康的、快乐的童年。
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收到父母无形的,像水一样柔软有力的爱。他没有了叛逆,优点就会越来越多,如果这时,家长把关注点放在孩子的优点上,赞美他,鼓励他,他的能量就越来越积极,进步的动力也会越来越足。
有这么一句话:如果你看人之大,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如果你看人之小,天下无可用之人。
02 有效沟通才能顺势指导
一般家长和孩子沟通,说得最多的就是“正确的废话”。说得再多也说不到孩子心里去,对孩子没有丝毫作用,相反他会讨厌你,不想跟你说话,正确的做法是少唠叨,多聆听。
孩子就像回力标,你花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去倾听他、关注他,他就能给你多少的回应和互动,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如何?就看两个数字,80%和20%。如果你用80%的时间和精力听孩子说,只用20%跟他讲道理,那么恭喜你,你做的很好,你跟孩子的关系,通常都会融洽。如果倒过来,用80%的时间跟孩子讲道理,20%的时间听孩子说话,那么80%的道理,孩子基本上是收不到的。说通俗一点就是,你和他关系很好,说什么他都愿意听;但当他不认可你时,你说的每一句话他也嫌烦。所以做父母的,与其做一个满腹经纶的演讲家,不如做孩子永远的聆听者。
和孩子讲道理前,先讲情和爱,而不是故意设计一些说教和沟通的套路。这样孩子才可能说出他想说的东西,表达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时候顺势引导孩子,孩子会在沟通中学会自己去面对,去选择,并学会承担后果。
03 让“要我学”变成“我想学”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时期都有十万个为什么?当孩子问父母时,父母不要直接给答案,也不要埋怨孩子问题太多,要引导和启发他自己找答案。同时,告诉他父母的知识有限,学校的老师和书本,才会给他所有的答案。让他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读书和学习。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找到他的闪光点,鼓励他、欣赏他。让他最大程度发挥学习潜能,当孩子获得成就感时,就更有学习的动力,真正变成“我要学”。
鼓励和欣赏,也是要有方法的。一位优秀的英语老师,当着全班同学鼓励考48分的同学,是这样欣赏她的:这次英语考试,介词填空这道题,全班做对的只有一个同学。但同学们把惊讶和羡慕的目光投向这位同学时;在慌忙压住试卷上的48分时,这位同学迸发的是考高分的念头……
[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需要父母们放下“我以为”,直面孩子的内心。]
教练式父母要拥有的三种能力:教练意识,教练心态,教练技术。
第1个教练意识,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我们要放下父母权威的身份,让孩子放松下来。教练的心态,就是要平等的和孩子交流,尊重他。教练的技术,就是自己设定目标以后,要相信孩子具备能够达成自己目标的素质。
家长往往会忽略了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忽略了他的需求渴望,而只是关注大人所关注的那些点,比如说能力是不是比别人好强,作业有没有做的全对等等。
关注点错了,孩子很容易非常敏感的从父母的肢体语言当中明白父母的态度,而这些会造成他的心理压力,让他不自信,有挫败感。
老师所讲解的例子里说到关注孩子做对的题,分析题目,进而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自己完成错题的解答,增强自信心,是这样的一个正向循环。
让孩子自己觉得觉得自己行,寻找到自信,而不是在孩子面前证明家长行。
每个孩子内心都有一颗渴望的种子,当这个种子被唤醒以后,它就会有力量,就会有自信,就会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该做自己的事情。
大人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等交流平等的,都从孩子的角度去出发,去体会他的心情,体会他的感受。另外就是对孩子一定要有信任感,不要因为孩子做错了题目或者是做事有一点慢,就否定了孩子。要相信他是可以的,他是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也是有能力能够做好事情。
达成目标的关键点,意识、心态、技术,都需要。
家庭是很多人幸福感的源泉。如果你问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家庭”很有可能是其中之一。与此相对的,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如何处理好家庭关系。它所产生的后果,可能是夫妻间争吵不断,可能是与孩子越来越疏远,也可能是和父母无话可说……这些无疑都是很可悲的。那么,教练技术可以怎样帮助到家庭关系呢?
虽然教练技术五花八门,但在我的教练生涯中,发现最常用到的技术,无非是 倾听、提问、处理与被教练者的关系、以及积极心理学 。这四大法宝,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处理和家人的关系中,都是很好用的!
你上回被别人专注地倾听发生在什么时候?你的感觉如何?
被倾听是一种很棒的体验,原因之一就是它在日常生活中实在太少发生。我一直觉得心理咨询或coaching所取得的效果,至少有一小半应归功于来访者得到了咨询师或教练全神贯注的倾听。在coaching中从浅到深有四层倾听,但在日常生活中前两层用到的比较多。第一层倾听,也就是浅层倾听,指的是不关注对方说了什么,而只关注自己接下来要说什么。很显然,这样的倾听很难真正的了解别人的想法,让对方产生共鸣。而 在第二层倾听中,一个人则忘掉了自己的观点、立场、目的,完全从对方的角度思考 。驱使你倾听的,是对被倾听者的关心和好奇。这样的倾听才更有可能和对方建立情感上的联结。
怎样把倾听应用在家庭关系中呢?
和孩子聊天时,可以问问他今天发生了什么,不是为了伺机教育他,而是纯粹来自于对孩子的好奇,想要更多的了解他的生活。
在夫妻关系中,现在很多人一天到晚都在忙,很少有机会和另一半聊聊天。越是这样,就越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哪怕只有五分钟,问问“今天过得怎么样?”然后把耳朵完完全全的交给对方。
不要把和父母的交流变成例行公事,而是趁机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教练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一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提问,引导被教练者的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别人应该怎么做。这并不是说教练不想给建议;事实上,很多时候教练都要很努力地控制想给建议的念头,因为那样效果并不好。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别人要我们做的事情,虽然往往听起来很有道理,但我们却总会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不去做;而只有发自内心的自发想要去做的事情,才更有可能去实施。 教练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发被教练者独立的思考,促进思维视角的转变,从而得到学习和成长 。
与此类似,在家庭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帮助家人思考,同时也要学会有分离心,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这在面对孩子时尤为重要。
当孩子小时,可以通过提问让孩子独立思考,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比如说,当孩子问“为什么鹅卵石是光滑的”,家长可以试着把问题抛给孩子,“你猜是为什么呢?”,或者一步步引导孩子找到答案,“在水里的石头和在山上的石头有什么不同?”,“水的冲刷会对石头产生什么样的作用?”
面对大孩子时,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就更应该通过提问帮助孩子自己作出决定。比如说,如果孩子说“我再也不想学钢琴了”,家长最好不要急于跳起来反对,而可以试着问:“不想学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年学钢琴的经历带给了你什么?让你失去了什么?”“怎样更好地平衡学钢琴和其他活动的时间要求?”
Coaching的效果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和被教练者的关系。处理这个关系的基础,就在于 无条件的接受对方,不做任何评判 。在面对亲人时,就体现为无条件的爱。永远不要对亲人进行个人评判,比如说“你这个人太不会说话了”,“你没有同情心”,“你一点也不关心孩子”。这样的评价就好像给对方判了“死刑”,不给解释的余地,非常伤人。好的家庭关系,应该是无条件的接受彼此。家人的一些行为可能不对,你可以针对这些行为帮助对方改正,但永远不要上升到个人层面。
教练处理与被教练者的关系的另一个层面,在于保持中立态度和适度的分离心,这在家庭关系中也同样适用。下次和家人发生争执时,你可以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我这样做真正的意图是什么?是出于爱,还是希望家人按我的意愿行事?”
传统的心理学比较偏重于负面的东西,比如说一个人为什么会得抑郁症,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什么能让一个人更健康、快乐。相应的,传统的教育往往让我们成为发现自己缺点的高手,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而新的教育理念则认为学会如何 扬长避短 更加重要。在coaching中,就体现为 利用一个人的优势来达成目标 。人们好好利用自己的长处,才更有可能获得快乐。
怎样了解自己的长处呢?VIA测验是一项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免费测验,通过回答十分钟左右的问题,它可以将二十四种特质从高到低排序(例如:公平、欣赏美、谦逊、团队精神,等等),排在前面的就是你的特质。与幸福感最直接相关的五种特质是爱(love),感恩(gratitude),希望(hope),好奇心(curiosity),和热情(zest)。
感恩是最为可控的特质,也和幸福感直接相关 。写感恩日记就是很好的提高感恩能力的方法。可以在每晚临睡前,都写下今天值得感恩的三件事,坚持一段时间,你的幸福感肯定会嗖嗖上升的。 培养孩子的感恩心也是很棒的 。每天晚饭时,不妨问问孩子“今天发生的最好的事是什么?”,“你对明天有什么期待?”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对生活中美好的事心存感恩,也锻炼了他做计划的能力。
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家庭关系中,我们应时时看到家人的长处。有时候和另一半吵架昏了头,就觉得对方一无是处,恨不得马上离婚。越是这个时候,就越应该冷静下来,回想对方的优点,让自己意识到婚姻生活中总会有起起伏伏,不要因为在气头上抹煞对方的好。
这四项法宝对你有所启发?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吧!
肖战身边的三个胖子是谁肖战身边的三个胖子是他的助理、好友...
篮球直播在哪里可以看?想要查看自己的篮球直播的话,我建议...
卡塔尔世界杯分组了。北京时间2022年4月2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
2O21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已进入4O强赛,日本,韩国,伊朗,澳...
世界上最富有的足球球员是谁?世界上最富的球员?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