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比赛只有男篮,女篮进入奥运是在4年后的蒙特利尔。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堪称篮球史上的经典,对阵双方是前苏联和巨无霸常胜将军美国队,这场比赛没有出现大家预料的一边倒,苏联打的非常顽强,到最后时刻还领先一分,美国靠罚球反超比分,留给苏联只有3秒时间,在裁判的戏剧性判罚让苏联获得两次进攻机会后,他们完成了不可思议的绝杀,51比50,苏联获得金牌。
1972年奥运会美国男篮至今拒领银牌。
瑞士洛桑的国际奥委会总部库房里至今还躺着12块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银牌,那是男篮决赛告负的美国队拒绝接受的荣誉。
美国队因为充满争议的最后3秒丢掉1972年奥运会男篮的金牌。因为极具争议的最后3秒,世界篮坛霸主被挤下了最高领奖台,他们不想成为冠军的陪衬。奥运会史上首次出现亚军领奖台上空无一人的一幕。
背景:
当时的美国队成员之一肯尼·戴维斯用“令人震惊的打击(stunning blow)”形容这场充满争议的绝杀,并立下遗嘱,家人永远不会接受这块银牌,“我的妻子Rita,儿子Jill、Bryan永远都不会接受1972年奥运会的那块奖牌。你永远都不知道死后会发生什么,可能会有人拿到那块奖牌,但绝对不是我的儿子、孙子,甚至重孙子、重重孙子。对我来说,那不是我的。”
另一名球员迈克·班图姆在次年参加NBA选秀开启职业生涯。慕尼黑的经历令他至今不忿,“如果我们真的被打败了,我会很骄傲能够得到一枚银牌。但是我们并没有被打败,是他们作弊了。”班图姆现在已是NBA的执行副总裁,分管裁判工作。不知是否因为年轻时的这一难忘经历,他十分重视联盟的执裁工作,多次引领改革,包括支持球队收集错漏判证据上传给联盟,以及从2014-2015赛季开始公布关键时刻的判罚记录。
扩展资料:
而为球队命中最后两罚的道格·科林斯是受这场争议影响最深的。2012年是“绝杀慕尼黑”40周年,他接受ESPN采访时直言:“每到奥运会,我就会想起当时的情景。当我看到颁奖仪式,听到国歌奏响,慕尼黑的场面就会真实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只能想象跟着队友一起站上最高领奖台,金牌挂在脖子上的感觉,但马上就会有种它们被偷走的感觉。”
参考资料:闽南网-绝杀慕尼黑时间发生在1972年奥运会 美国男篮至今拒
先说录像里确实发生的事:
整场比赛最后几秒,苏联队内线进攻不中,篮板球被打倒外线,由美国人获得。或者也可以认为美国人抢断了苏联内传外的传球。(个人认为应该算篮板,因为苏联人投篮没沾筐,如果算传球的话已经超时了)
美国队道格柯林斯反击快攻上篮,苏联队犯规,把科林斯送上罚球线。这时计时器显示还剩3秒。
科林斯第一罚球命中,美国队整场比赛第一次追平。
到这一步没有太多争议,然后就有了问题。
科林斯第二罚球命中,美国队反超1分。
苏联人居然没有叫暂停,而是后场发球后再叫暂停。时间只剩1秒。这时录像里看到苏联队教练在抗议。
比赛继续,苏联队后场抛球不进,美国队欢庆胜利。
这时篮协官员出现,比赛最后阶段无效。
因为苏联主教练在科林斯罚球时就叫了暂停,但主裁判(巴西人)没有理会。致使苏联只能发球后由球员暂停。浪费了2秒时间。苏联教练组抗议,篮协人员出面。但到现场时比赛已经结束,于是有了最后3秒重来的情况。
最后比赛重来,苏联队一次3秒进攻,后场长传打到美国队篮下,晃开防守后投篮得分,苏联队胜利。
问题核心是2个:
1,主裁是否忽略了苏联队的暂停。
后来的规则,发球后带到前场叫暂停把后场底线球变成中场发球也是可能的。但苏联队带到前场叫暂停后,依旧是底线发球。所以浪费这2秒毫无意义。
我个人认为,结合比赛的情况,正常情况下任何球队都会在罚球时叫暂停。加上录像里苏联发球后教练情绪激动去和主裁理论,我觉得主裁确实是忽略了苏联教练的暂停。这是一个明显误判。
2,主裁发生明显误判,篮协是否可以出面现场指正。这种关键球决胜负,比赛刚结束球员在场时是算比赛已经结束结果不予更改,还是可以更改,这2点也是争论。
最终结论:
真看这场球就会发现,这场比赛巴西主裁的哨子是偏美国的,只是因为美国自己发挥太差,辜负了主裁的善意。哨子有尺度问题不好准确判断,但最后那个被忽略的暂停则是明显的大礼包。所以这场比赛由美国胜利的话,苏联人可以理直气壮的说美国人靠裁判赢得比赛。
而美国队呢?美国队一直认为这是“被偷走的比赛”也不能说错,但准确点说就是,篮协偷走了裁判给美国带来的胜利。
所以最终结论就是:
1,单论运动员和教练的表现,苏联人配得上这个冠军。
2,如果认为裁判因素也是比赛的一部分,那裁判帮衬下,美国人应该是比赛胜利者。
3,篮协出面取消了最后3秒时裁判队美国最明目张胆的一次帮衬。
第二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慕尼黑举办。举办时间为1972年8月26日-1972年9月6日,举办国家为西德。男子篮球赛的冠军为俄罗斯队。
第20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是截止到1972年规模最大的一届。来自121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所有数字均创造了纪录。
在本届奥运会上首次出现奥运会吉祥物 ,是一只名字叫瓦尔迪的德国猎犬。9月5日凌晨,由于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袭击奥运村,奥运会被叫停,并在主体育场进行了悼念活动。暂停了34个小时后,赛事重新开始。参加本届大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共产生了600枚奖牌。
扩展资料:
第二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即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相关介绍:
1966年4月26日,国际奥委会在罗马召开的第64届会议上,对第20届奥运会会址进行了投票表决。申请主办的有加拿大的蒙特利尔、联邦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马德里和美国的底特律。
在第一轮投票中,后两个城市被淘汰。经过第二轮表决,慕尼黑获胜,赢得了第20届奥运会主办权。这是自罗马奥运会12年后奥运会再次回到欧洲举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奖牌
绝杀慕尼黑改编自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
缔造这段传奇的幕后功臣,就是苏联当时的教练加兰任。在“美苏冷战”的时代背景下,这场比赛的输赢甚至关乎了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面对整整统治了篮球界36年、没有在奥运会中品尝过一次败绩的美国队时,加兰任率领队伍团结一心向“不可能”宣战。
饰演教练加兰任的是参演过《碟中谍4》的俄罗斯高国民度演员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拥有精健身躯和刚毅眼神的“硬汉专业户”马什科夫和电影中临危受命的“铁血教头”加兰任,无论外形还是气质都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在电影中,马什科夫也精准展现了这位“铁血教头”刚毅中带着柔软的一面,他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和外界的质疑,但他也尊重每个球员的习惯和信仰;他顶着舆论把国际上最新的训练方式带给相对闭塞的队员们;他耐心地用理解和信任将一群不被看好的小伙子拧成一股绳,团结成一支队伍。
在坚毅和强硬背后,他用充满人情味的鼓励和帮助,让队员们相信了“相信”的力量,他成为了队员们“挑战不可能之路”上最有力的信念支撑和信心源泉。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对于苏联人和美国人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场赛事结果争议极大,以至于现在美国人仍拒绝承认这场比赛。
《绝杀慕尼黑》取自当时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中,不被看好的苏联队在最后3秒绝杀了美国队,创造了历史。那么真实事件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将为您还原当时比赛的过程。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已经保持奥运会63连胜的美国大学生队,阵容并非最优,但实力依然无可匹敌。美苏之间的决赛是一场异常激烈的比赛,双方每进一个球,每得一分都得付出巨大的努力。
趁着美国队立足未稳,苏联队开场便先声夺人,一度取得了10分的领先优势,上半场结束时他们以26比21领先。到了下半场,美国队改变了此前以求稳为主的战术,开始加快进攻节奏,在防守上也加大了紧逼的力度,苏联队对此非常不适应,自身失误显著增多,比分上的优势一点一点被蚕食。
美国领先结束比赛
然而,直到比赛结束前10秒,苏联队一直在苦苦维持领先地位。苏联队在一次关键的进攻没有得分,美国队抢到篮板后马上快攻,道格·科林斯试图上篮得分,苏联队6号萨坎杰利泽情急之下把科林斯拽倒,美国队得到两次罚球的机会,此时比赛时间剩下最后3秒,苏联队以49比48领先。
科林斯第一次罚球命中,苏联队主教练康德拉辛向技术台请求暂停,布置苏联队最后三秒的进攻战术,然而这个暂停没有被执行。
科林斯又稳稳地罚中第二球,美国队反而以50比49领先1分,留给苏联的时间只有3秒了。康德拉辛请求的暂停仍然没有到来,苏联队员只好自己决定这关键一攻怎么打。
苏联队从后场发球,谢尔盖·别洛夫刚接过球,裁判才如梦方醒,吹停了比赛,给了苏联暂停的机会,此时剩余时间只有1秒多。暂停完毕,球员回到球场上,计时器显示时间依然只剩1秒,苏联队员没有顾及其他,他们要争分夺秒作最后一搏。
球从苏联队的底线直接发到美国队的篮下,但等候在此的队友并没有接到球,此时终场的哨声响起,美国队开始激动地庆祝胜利,因为他们非常肯定,他们还是胜利者,然而,他们高兴得太早了。
最后三秒重赛
对于最后一分惜败,苏联队似乎已经认命,没有去投诉什么,不管胜负与否,这已经是苏联在奥运会面对美国队打出的最佳表现。
然而,一位在篮球界地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美国队忘情庆祝时站了出来,做出了一个改变比赛结果的决定,这个人就是国际篮联的秘书长威廉·琼斯!
琼斯中止了美国人的庆祝,要求裁判重新开始比赛,把比赛时间调回到3秒——科林斯罚完球后比赛剩下的时间。
他的理由是:苏联队在科林斯罚球时已经向技术台申请了暂停,只是当时球场上噪音太大,技术台没有听到,所以当时暂停完后比赛时间剩下1秒是一个错误设置,必须得重新打,而且要打3秒。
苏联绝杀比赛
而死里逃生的苏联队绝不愿意放弃这最后一次机会,只是,这主宰球队命运的最后一球该交给谁去投呢?
康德拉辛最后出人意料地让球队的另一个别洛夫——年仅21岁的亚历山大去解决比赛。
一番折腾以后,两队球员重新回到场上,但美国队对苏联队的最后一攻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他们甚至没有派出队中最高的球员去干扰苏联队发球的线路。
年轻的亚历山大·别洛夫,此前手感不佳,11投仅有两中,但关键时刻,他的最后绝杀把最终比分定格在51比50,胜利者变成了苏联。
美国赛后拒绝承认比赛结果
奥运会七连冠,63场连胜,经过这场巨变后烟消云散,美国队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个结果,他们向裁判委员会提出了申诉,裁判委员会的五名成员,分别来自匈牙利、古巴、波兰、意大利和波多黎各,后两位支持美国队的申诉,而前三位不同意,申诉最终被驳回。
这届奥运会篮球赛冠军苏联、亚军美国、季军古巴。美国队拒绝承认结果,他们也拒绝领取本该颁发给他们的银牌,于是这些奖牌至今仍被保管在瑞士的奥林匹克博物馆里,默默地等待他们的主人,但是这批美国队员至死都没有去把银牌带回家,也不让自己的家人、后代去领取。
肖战身边的三个胖子是谁肖战身边的三个胖子是他的助理、好友...
篮球直播在哪里可以看?想要查看自己的篮球直播的话,我建议...
卡塔尔世界杯分组了。北京时间2022年4月2日凌晨,2022卡塔尔世...
2O21卡塔尔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已进入4O强赛,日本,韩国,伊朗,澳...
世界上最富有的足球球员是谁?世界上最富的球员?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