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阿根廷政治(阿根廷 法国)

2023-01-11 8:54:47 体育信息 hunve

阿根廷和法国有关系吗

阿根廷和法国是互不隶属的关系。阿根廷一个身处南美、法国一个身处老欧洲,地理上相聚一万多公里,两国历来维持着相对友好的关系,是互不隶属的关系。

法国阿根廷政治(阿根廷 法国) 第1张

阿根廷和法国两个国家的渊源

北京时间昨天凌晨,卡塔尔世界杯结束了阿根廷与法国队的决赛,这仅是两队在世界杯上的第四次碰面。然而,在两个国家的历史上,阿根廷与法国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政治与文化联系,哪怕是浩瀚的大西洋也未曾将它们分开。被誉为阿根廷国父的圣马丁在18世纪末的西班牙军队中开启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在法国大革命引发的欧洲范围内的战争中,西班牙先是站在法国一边,与英国为敌,圣马丁也曾一度被俘。自1808年起,拿破仑决定入侵伊比利亚半岛,圣马丁自此站到了对抗法国的战场上。由于西班牙军队无力在正面战场上阻挡法国军队,包括圣马丁在内的军官和士兵转而采取游击战术,不时骚扰法军的补给线,搞得法军疲惫不堪,必须常年在伊比利亚半岛保持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却迟迟无法取得中意的结果。拿破仑事后哀叹,俄罗斯战场是他毁灭的直接因素,但西班牙溃疡活活把他拖死。圣马丁也因其战场表现荣获西班牙颁发的勋章。

然而,拿破仑入侵西班牙在促成自己毁灭的同时,也在遥远的拉丁美洲大陆引发反响。西班牙王室在法军面前的逃亡,拿破仑扶植的傀儡政权,以及法国大革命启蒙思想的传播都激发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起而反抗殖民统治,圣马丁也辞去了他在西班牙军队中的军职,投身拉丁美洲革命运动,最终成为阿根廷、智利等国的国父。可是,与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演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不同,独立后的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很快分崩离析,且各国内部也充满了种种党派斗争,圣马丁也很快流亡法国。在阿根廷内部,主张与欧洲开展自由贸易的派别与提倡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派别莫衷一是,而阿根廷又卷入了智利与秘鲁及玻利维亚间的战争,法国随即于1838年派遣海军舰队封锁普拉塔河河口与布宜诺斯艾利斯,要求获得贸易特权,却在一年后因为英国的介入而无果而终。六年后,意在巩固欧洲同盟关系的英国支持法国卷土重来,以换取法国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支持。它们的舰队封锁阿根廷海岸达五年之久,却仍旧以失败告终,1849年签订的条约承认了阿根廷对其内河所具有的主权。而在这一切进行时,早在19世纪20年代便颁布了门罗主义的美国由于实力不足,只能在一边袖手旁观。

暂时解决了内部分裂问题的阿根廷之后迈上了经济发展的轨道,内陆畜牧业的发展、冷藏保鲜技术的提升、铁路系统的建立提升了阿根廷的经济发展水平,作为重要出口港口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迅速发展起来,剧院、地铁、咖啡馆等文化与经济设施应有尽有,法国设计师在它的城市规划中发挥了重大影响。与此同时,它也接收了不少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移民(梅西的祖先便是这波移民潮中的一员),繁荣的城市被誉为南美洲的巴黎。

可是,经济上的繁荣并未带来政治上的变革,寡头和军人仍旧在阿根廷政治中具有关键影响。虽然阿根廷也努力推行进口替代战略,提升本国的工业水平,改变过去一味依赖农产品出口的状况,但在军工行业仍旧存在短板。急于提升自身国家在地区性政治中地位的阿根廷政府开始转向外国,大肆采购武器,原产于法国的“超军旗”飞机与“飞鱼”导弹便在其列,它们将在英阿马岛战争中大放异彩,却也无力改变阿根廷已定的败局。在这场战争失败后,阿根廷人彻底转向足球,力求从中找回战场上失去的荣光。

法国和阿根廷的政治关系

法国和阿根廷的关系是互不隶属的关系。法国和阿根廷的关系是互不隶属的关系,国际足联世界杯(FIFAWorldCup)简称“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荣誉、最高规格、最高竞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赛。

argentina的历史?

阿根廷历史:

从阿根廷土地出现人类(新石器时期的公元前8000至7000年)到16世纪初,那里居住着许多印第安部落。但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这里便失去了昔日的安宁。l530年,西班牙人卡波特率领船队到达了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巴拉圭河与比可马约河沿岸。1535年,西班牙探险家门多萨率领由2500人组成的舰队再次来到这里,并在拉普拉塔河右岸首次建立了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堡。门多萨被任命为西班牙新领土的总督;随后,西班牙将领阿约拉斯和伊雷拉率领军队沿巴拉圭河逆流而上,于 1537年建立亚松森城,并以此为基点向外发展,又相继建立了圣菲城(1573年)、科连特斯城(1588年)、布宜诺斯艾利斯城(1580年重建)。自亚松森城堡建立后,聚集在秘鲁与玻利维亚的西班牙势力便开始了新的征服。由西班牙将领利玛和玻多西率领的西班牙军队进入阿根廷,先后建立了圣地亚哥一德埃斯持罗城(1553年、)门多萨城(1561年)、圣胡安城(1562年)、图库曼城(1565年)、科尔多瓦城(1573年)、萨尔塔城(1582年)、拉里奥哈城(1591年)和圣路易斯城(1598年)。16世纪末,在阿根廷形成了两个殖民中心:一个在潘帕斯(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圣菲为中心);另一个在安第斯山麓地带。西班牙殖民者在此建立了与其他殖民地相同的行政组织,在经济方面,设有如封建制度的采邑式的委任制度,该制度形成的特权集团大农场主阶级,便成为殖民地的真正支配者。1776年,西班牙王室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设立了直接受王室统辖的拉普拉塔总督。

18l0年5月,酝酿已久的独立斗争终于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开始了。5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以“火花社”为首的250名起义者,身佩蓝白两色丝带,聚集在市政议会,他们罢免了副王衔总督,并向议会递交了他们对组织本地政府的意见和人员名单。这样,包括现今的乌拉圭、巴拉圭及玻利维亚在内的拉普拉塔临时政府的第一届委员会产生了。萨维德拉被任命为主席,莫雷诺为书记。当年民众集会的广场,称做“五月广场”,5月25日,被定为阿根廷的建国纪念日。

然而,推翻了殖民统治,却并非意味着和平与建设的开始。阿根廷国内对立的局面日趋严重,特别是首府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各省之间,保守派和自由派之间,经常发生纷争与冲突,致使阿根廷首都在最初6年之内,更换了l 2次,国家长期得不到稳定和统一。就在阿根廷的地方派主张不宜太快成立中央政府,以及中央集权派主张强化暂定评议会的时候,巴拉圭、玻利维亚以及乌拉圭的分离主义者,却纷纷起义,脱离了阿根廷新联邦。1812年,民族英雄圣马丁将军领导了抗击西班牙殖民军的武装斗争,为保卫阿根廷的独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816年3月 25日,拉普拉塔省代表大会终于在图库曼开幕。7月9日,拉普拉塔联合省宣告独立。1826年,“拉普拉塔联合省”又改组为阿根廷联邦共和国。里瓦达维亚任第一届总统(1826—1827年执政)。然而,国内各派间的矛盾,最终使罗沙斯掌握了政权,在这位独裁者执政的23年中,对外采取领土扩张、对内采用极端的恐怖政策。他大肆宣扬个人崇拜,屠杀印第安人,并到处掠夺土地和财富。1852年2月3日,他的政权终于被推翻。同年5月1日,乌尔基萨将军召开制宪会议,并制订了全国统一的宪法,成立了新的联邦共和国,乌尔基萨任总统。1862年,联邦各省推选米特雷为总统,从此,结束了独立后的阿根廷长期动乱和分裂的局面,成为正式统一的国家。

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大批移民进入阿根廷境内。在米特雷之后的萨米思托和阿维利亚内达执政时期,实行旨在发展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一系列改革,使阿根廷经济在各方面都获得了一定的起色。然而,阿根廷的独立并未给国家带来安全与稳定。对外同巴拉圭的战争,对内与印第安人就土地资源的争夺,使得国内战火不断。与此同时,英国资本开始大量侵入阿根廷。他们修建铁路,兴建农场和牧场,到1909年,英国在阿根廷的投资已达87.5亿法郎。

随着阿根廷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各种劳工组织和政党纷纷出现。他们不仅提出自己的理论纲领,还抨击政府的错误政策,直至发动武装暴动。1930年,乌里武鲁发动政变,建立军政府,对反对党进行严酷的镇压,从那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阿根廷先后更换了4届总统,出现了军人和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

1946年2月,正义运动领袖庇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提出了以“社会正义、政治主权、经济独立”为口号的庇隆主义。从1946年起,他的政府制订了发展本国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使石油、纺织、煤炭等工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在社会福利方面,庇隆采取了一些改良主义措施,提出“劳资两利”、“公道主义”等口号。1955年9月,庇隆在三军叛乱中被推翻。领导叛乱的洛纳迪将军就任总统。同年11月,洛纳迪又被另一位军事领袖阿兰布鲁推翻,从那时起到1972年,阿根廷又先后更换了6任总统。1973年,曾一度流亡国外的庇隆再度执政。他试图着手抑制通货膨胀,重建阿根廷经济,但壮志未酬,便于1974年7月病逝,他的第二任夫人伊莎贝尔继任总统。此时,阿根廷国内形势愈加混乱。1976年3月,由陆军总司令魏地拉领导又一次军事政变,军人执政委员会接管了政权。1981年12月,加尔铁里出任总统。1982年4月,在马尔维纳斯群岛(福克兰群岛)爆发了阿、英武装冲突,战争失败后,军政府被迫提前交权。1983年,激进党候选人阿方辛就任新总统,他一边加强政府对军队的控制,一边强调全国团结,开放民主。1989年5月,正义党候选人梅内姆当选为阿根廷总统。梅内姆总统为进一步实现国内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992年阿政府抓紧落实改革开放,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使经济在持续稳定中出现增长势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

探戈:

说到阿根廷就必须说一说探戈。激荡灵魂的探戈是阿根廷的国粹,是阿根廷的代名词。探戈是一种集音乐、舞蹈、歌唱、诗词为一体的艺术,也就是说它们是歌舞不分的。在探戈诞生之初,移民男子们常常是白天在一起练习这种步伐即兴的舞蹈,晚上,他们就会出入小酒馆或者妓院寻找女子跳舞,他们的舞伴多是风尘女子,她们往往和男子相处片刻后即离开,所以早期的探戈舞被视作为争夺女性而进行的决斗,舞蹈结束时,常以一种造型动作来作为情敌已被杀死的象征,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探戈演变成男子在女性面前展示男性风采的一种特定的舞蹈形式。他所表达的是真正的爱。关于探戈与爱情之间的关系,从舞者繁琐的舞步中就可以看出端倪,那进退之间,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爱情这样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配上这以肢体来争夺主导地位的探戈,交锋之余,自是柔肠百转。

参与过《探戈回忆》、《探戈之魂》的录制的马友友曾说过这样的话:“探戈不仅是音符,这些演奏家展现了探戈自由、热情和欢快的特质,正是这点使他们如此出众。……阿根廷国家成立的经历使探戈成为阿根廷的灵魂。在禁止人们自我表达时,音乐从来都是人们另一种表达方。

阿根廷是社会主义国家吗

阿根廷国家概况

阿根廷国家概况

【国 名】阿根廷共和国(RepublicofArgentina,RepúblicaArgentina)。

【面 积】278万平方公里。

【人 口】3700万(2000年)。其中白种人占97%,多属意大利和西班牙后裔。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87%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首 都】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Aires),人口296万(2000年),包括近郊19个区的大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共1387万人。首都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

【国家元首】总统爱德华多·阿尔韦托·杜阿尔德(EduardoAlbertoDuhalde)。2002年1月2日就职,任期至2003年12月10日。

【简 况】位于南美洲东南部,东濒大西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西邻智利,北与玻利维亚、巴拉圭交界,东北与乌拉圭、巴西接壤。海岸线长4000余公里。北部属热带气候,中部属亚热带气候,南部为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北部24℃,南部5.5℃。

16世纪前居住着印第安人。1535年开始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10年5月25日爆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五月革命”。1816年7月9日宣布独立。1853年制定宪法,建立了联邦共和国。19世纪中叶,欧洲大批移民抵阿。英国势力开始在阿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自20世纪30年代起出现军人与文人交替执政的局面。1983年,阿方辛民选政府上台,恢复宪制,大力推进民主化进程。80年代中后期,阿经济形势恶化,社会矛盾加剧,政治动乱迭起。1989年5月,阿提前举行大选,同年7月8日,阿方辛提前交权,梅内姆就任总统。在1995年5月举行的大选中,梅内姆蝉联总统。1999年10月24日,反对党联盟总统候选人、激进党主席德拉鲁阿当选阿第47任总统。

【政 治】一年来,德拉鲁阿总统注重维护联盟团结,柔化内部矛盾,以巩固联合政府的执政地位。下半年“劳工法行贿案”东窗事发,副总统阿尔瓦雷斯借机发难,并辞职表示不满,从而酿成内阁危机。为拯救联合政府,德解除了情报国务秘书德桑蒂瓦涅斯的职务,并任命党内元老阿方辛的亲信科隆博为总理,从而稳定了联合政府的执政地位。德还利用反对党——正义党派系矛盾,积极争取同情与支持,从而确保联合政府能够政令畅通。为树立新政府清廉形象和争取民心,德政府颁布了“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20条”,成立了反贪办公室,并以腐败和非法盗用公共资金罪先后起诉了两名前政府高级官员。目前,阿国内政局基本稳定。2001年,阿根廷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全面爆发,造成国内局势动荡不安,政府频繁更迭。德拉鲁阿政府虽竭力保持政局稳定,采取了一系列治理危机的经济举措,但收效甚微,经济状况日趋恶化。11月股市暴跌,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政府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12亿美元贷款到位的谈判破裂,导致银行存款大规模抽逃。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限制银行提款法令,此举立即遭到社会各界反对并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全国各地发生居民哄抢商店、阻塞交通等暴力事件。政府为控制局面而宣布全国戒严令,导致更大规模的示威和抗议风暴。德于20日被迫宣布辞职。23日,阿立法大会推选圣路易斯省省长萨阿为总统,但由于得不到党内全力支持,萨上任仅一周就被迫宣布辞职。2002年1月1日,阿国会召开两院大会推选正义党人杜阿尔德为总统,任期至2003年12月。

【宪 法】1853年,制定第一部全国统一的宪法。1994年8月22日,宪法经第四次修改后实施。修改后的宪法规定,阿为联邦制国家,实行代议制民主。总统通过直选产生,任期四年,可连选连任一次。新宪法还规定设内阁总理一职。总理、部长和总统府各国务秘书均由总统任命。

【政 府】 政府共设10个部,本届内阁于2001年12月20日组成。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4个行政单位。由22个省、1个地区(火地岛行政区)和联邦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组成。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由正副院长和八名大法官组成。院长和法官由总统提名后经参议院批准任命,任期三年,可连选连任。

【经 济】 阿根廷工业门类较齐全,农牧业发达,是世界粮食和肉类的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世界粮仓肉库”之称。

阿80年代曾发生严重的债务危机,国民经济大幅衰退。1991年开始实行以比索与美元固定兑换率为基础、私有化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91~1998年年均增长率达6%。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动荡的影响,阿经济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滑坡。德拉鲁阿总统执政后,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但收效甚微。2001年,阿经济连续第四年衰退,国家风险指数突破4000点,偿债压力陡增,工业生产严重下滑,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为避免金融系统崩溃,政府于12月1日宣布冻结银行储蓄存款的紧急经济措施,引发大规模社会骚乱并最终导致联合政府跨台。杜阿尔德总统上台后,采取暂停偿还外债,取消固定汇率制等措施,但迄难摆脱经济危机。2001年的主要经济数字:

国内生产总值:2638.7亿比索。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300比索。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4.5%。

货币名称:比索。

汇率:1991年4月实行固定汇率,1美元=1比索;2002年起实行浮动汇率,1美元=3.5比索(6月份)。

通货膨胀率:-0.6%。

失业率:20%。

【资 源】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银、铀、铅、锡、石膏、硫磺等。现已查明蕴藏量:石油4.11亿吨,天然气6886亿立方米,煤炭6亿吨,铁3亿吨,铀2.94万吨。水力资源丰富。森林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3左右。沿海渔业资源丰富。

【工 业】工业较发达,主要有钢铁、电力、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核工业发展水平居拉美前列,现拥有三座核电站,能独立生产浓缩铀。钢产量曾达700万吨,居拉美第三位。机器制造业具有相当水平,阿产飞机已打入国际市场。食品加工业较先进,主要有肉类加工、乳制品、粮食加工、水果加工和酿酒等。阿是世界上葡萄酒主要生产国之一,年产量30亿公升。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1998 1999 2000

钢(万吨) 421 379.7 447

发电量(亿度) 681 731 812

水泥(万吨) 721 718.7 611

原油(万立方米) 4917 4650.8 4468

天然气(亿立方米) 387 424.3 449

汽车(万辆) 46 30.5 34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和《2000/2001年度经济季评》)

【农牧渔业】农牧业发达,是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2000/2001年度粮食总产量为6748万吨。2000/2001年度耕地面积达2662万公顷,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高梁、葵花籽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单位:万吨):

1998/1999 1999/2000 2000/2001

小麦 1070 1530 1596

玉米 1450 1670 1535

大豆 1850 2020 2620

高粱 550 335 291

葵花籽 700 600 319

畜牧业占农牧业总产值的40%。全国牲畜的80%集中在潘帕斯大草原。1999年牛存栏4905.67万头,屠宰量1241.14万头,牛肉产量265.2万吨,出口33.8万吨,出口收入为6.5亿美元。同年羊存栏1710.53万头,年屠宰量47.3万头,产羊毛6.5万吨。1999年阿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9.34亿美元。2000年牛存栏4867万头,屠宰量1222万头,牛肉年消费量235万吨,出口33万吨。同年羊存栏1356万头,年屠宰量72万头,羊肉出口1.4千吨,产羊毛3.9万吨。2000年阿牛羊及其肉类出口收入达18.8亿美元。

渔业资源丰富。1991年~1996年,渔业是阿第一产业中发展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增长率为214%。1999年捕鱼量达101.28万吨,出口收入为5.05亿美元。2000年捕鱼量达85万吨,出口收入为5.9亿美元。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和《2000/2001年度经济季评》)

【旅游业】近几年来,阿已成为南美最大的旅游国家,全国共有7190家旅馆,39.7万套客房。2000年外国游客共294.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8.75亿美元。主要旅游点有巴里洛切风景区、伊瓜苏大瀑布、莫雷诺冰川等。

【交通运输】陆、海、空运均较发达,交通运输以陆运为主。

铁路:总长3.57万公里,年客运量124.7亿人公里,货运量79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29万公里,客运汽车410万辆,商运汽车150万辆。

海运:有商船140艘,总吨位185万吨;沿海港口有20个,港口年吞吐量8500万吨。

空运:全国共有大型客机29架,机场400多个,其中80多个为主要机场。各省府、主要城市及重要旅游点每天均有航班往来,国际航线26条。年载客量370万人次,营运额7亿多美元。重要国际机场有首都埃塞萨(Ezeiza)国际机场。近年,政府对国营航空公司实行了私有化,57%的股份卖给了西班牙航空公司和私人企业。

【财政金融】2001年,阿财政收入511.24亿比索,财政开支592.35亿比索,财政赤字81.11亿比索。截至同年末,阿中央银行国际储备147亿美元。外债总额为1397.83亿美元。

【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政府为刺激经济发展,调整了外贸政策,降低关税,开放进口,取消对进出口物资的数量及配额限制,外贸逆差明显增加。2001年外贸总额为470亿美元。主要出口产品为谷物、牛肉、皮革、羊毛、油脂、栲胶、植物油、钢材、化工产品和机械;进口化肥、石油产品、铁矿砂、煤炭、精密仪器等。主要贸易伙伴为巴西、美国、智利、荷兰、乌拉圭、西班牙、法国、德国、意大利、中国、日本等。近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1999 2000 2001

出口额 233 262.5 267

进口额 255 251.5 203

差 额 -22 11 64

(资料来源:阿根廷经济部)

【外国资本】阿吸引外资已有170年历史。二次大战前,英国资本占半数以上。战后,美资后来居上。1989年8月,梅内姆政府制订了新的外资法,提高外资的优惠条件,以扩大引进外资。1990年~1999年,外国投资总额近1210亿美元,其中主要来源于美国,西班牙、法国、智利等国家。外国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汽车制造、医药化工、金融机构和服务业等部门。近年来,民航、电信等公用事业部门已向外资开放,部分外债资本化也使外资总额有所增加。1999年外国投资达200亿美元。

【人民生活】 阿根廷原来贫富差距相对较小,相当一部分居民属中产阶级。但80年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从1980年的13%增至2001年的44%,失业、半失业人数高达700万。自1991年实行固定汇率政策以来,贫富差距日益扩大。40%贫困阶层人均月收入从80年代初的273美元减至267美元,10%最富裕阶层人均月收入却从同期的2380美元增至2561美元。目前阿根廷人均住房面积22平方米,67.8%的家庭拥有私人住房。家用电器普及,平均每6人1辆汽车,每百人40台电视机、21部电话。在医疗卫生方面,每万人有33.1张病床、26.8名医生和7名专业护士。

【我省在该国投资情况】 截至2004年4月底我省在该国有经审批的境外企业2家,总投资228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129万美元。

法国和阿根廷传控谁厉害

法国和阿根廷传控,阿根廷强。阿根廷和法国都是一流强队,阿根廷更强,队内有梅西等知名球星,攻防更加稳定,经验非常丰富,多次出战大赛。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